酸度计测量后,电极清洗和保养的核心是“彻底除残留+针对性去污+干燥密封存放”,避免污染或损坏敏感膜,具体步骤如下:
一、基础清洗:去除表面残留
测量后立即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电极头部(玻璃膜和参比电极接口),冲洗时轻轻晃动电极,确保冲掉水样残留。
若电极表面有轻微油污或有机物附着,用0.1mol/L的盐酸溶液浸泡1-2分钟,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,避免残留药剂影响后续测量。
清洗后用干净的软纸巾或无纤维布轻轻吸干表面水分,切勿用力擦拭玻璃膜,防止刮伤敏感层。
二、针对性去污:处理顽固污染
结垢/无机物污染(如碳酸钙、金属氧化物):用5%的稀硝酸溶液浸泡5-10分钟,期间轻轻搅拌,之后用蒸馏水反复冲洗至pH值恢复中性。
蛋白质/生物污染(如污水、生物样品测量后):用1%的胃蛋白酶+0.1mol/L盐酸混合液浸泡30分钟,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,分解残留有机物。
油污/油脂污染:用无水乙醇或异丙醇快速擦拭电极表面,立即用蒸馏水冲洗,避免酒精长时间接触玻璃膜导致老化。
三、保养与存放:维持电极活性
短期存放(1-7天内再次使用):将电极浸泡在专用pH电极保护液(3mol/L氯化钾溶液)中,切勿浸泡在蒸馏水或纯水中,否则会导致玻璃膜脱水失效。
长期存放(超过7天):先按上述方法彻底清洗,吸干水分后,在电极头部套上装有少量保护液的密封帽,置于干燥、阴凉、无腐蚀气体的环境中,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高湿。
定期活化:若电极长期未使用或响应变慢,将其浸泡在0.1mol/L盐酸溶液中2小时,再转入保护液中浸泡过夜,恢复玻璃膜的灵敏度。
四、关键禁忌与注意事项
禁止用强酸、强碱溶液长时间浸泡电极,避免腐蚀玻璃膜和参比电极。
切勿将电极与硬物碰撞,防止玻璃膜破裂;接线端子需保持干燥清洁,避免沾水导致短路。
保护液需定期更换(建议每3个月更换一次),若保护液浑浊、变色,立即更换,防止污染电极。
若电极玻璃膜出现裂纹、发雾或无法校准,需及时更换新电极,避免影响测量准确性。